快龍這只寶可夢,不管是在游戲中還是在動畫中都會被玩家調侃為「肥大」,這個稱號其實多多少少帶有點蔑意在里面,乍看之下有點像在說快龍的身型,但實際上,快龍的這個稱號由來有點久了,而且最初擁有這個稱號也不是因為身型真的肥大的原因,介于有不少的新人小伙伴對這些梗的了解程度并不高,所以本篇小二就來說一下肥大這個稱號的由來以及其保留至今深入人心的原因。
最初由譯名而來的「肥大」:
快龍的「肥大」梗基本上是只在國內流行,這是因為這個梗最早開始就是由錯誤譯名而來,我們都知道,初代游戲并沒有官方翻譯,而那個時候是國內翻譯商在做翻譯的時候,因為游戲機機制的原因并沒有能直接實現對所有的寶可夢做準確翻譯,加上翻譯質量參差不齊,導致不少寶可夢都留下了讓人難以理解的早期游戲譯名,唯有快龍直接翻譯為「肥大」,不少玩家定睛一看,發現這個命名其實很貼合快龍的身型,所以快龍的「肥大」稱號就這麼活下來了。
快龍的數值也符合「肥大」的惡搞譯名: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快龍本身的基礎速度種族值并不快,快龍的基礎速度只有80,而這個數值和同為初代的鯉魚王是一樣的,而圖鑒里又說快龍的速度快到16個小時就可以繞地球一周,于是這又延伸出了鯉魚王也可以16個小時繞地球一周的梗,但種族值指的「速度」其實按理來說應該算是「攻擊速度」而不是「移動速度」,但是即便是攻擊速度,80速度也是不快的,多多少少也是有點被胖胖的身體限制了原本該有的能力,所以快龍得到「肥大」稱號實至名歸。
好了,以上就是小二本次要說明的快龍的「肥大」稱號由來以及其保留下來的原因,如今也算是很多寶可夢玩家都知道的一個叫法。
快龍體型很大,能在空中飛行。它通體橘黃,在其頭部頂端有兩根長而細的觸角和一只小角。它的眼睛大而灰,口鼻圓滑,鼻孔小。快龍帶有條紋的腹部呈黃油色,并一直延伸到長尾的尖端。快龍粗壯的四肢末端各有三只爪子。它的腿部與身體的結合處界限分明,但臂與身體的連接處卻十分光滑。快龍的翅膀相較其軀體顯得很小,長有翼膜。
快龍大約只需16小時就能繞地球1周,似乎智力可以和人類匹敵。在廣闊大海的某處,似乎存在著只有快龍群居的島。遇難得救的男人被帶去的那個孤島,是曾屬于快龍的樂園。它是心地善良的寶可夢,經常能聽到它救助了在海里溺水的人或寶可夢的消息。據說它為了救助在海中溺水的人會一直在浩瀚的大海上飛來飛去。憑借著了不起的體格,即便是狂風暴雨的海上它也能波瀾不驚地飛過。如果發現有在暴風雨中遇難的船只,就會將其引導到陸地邊上。目睹過它那身姿的船長稱其為大海的化身,很多船都會把快龍的雕像設置在船頭。快龍平常都是非常穩重的,但如果觸碰到了它的逆鱗,就會不毀滅一切不罷休。如果刺龍王遇到快龍,二者便會開始激烈的爭斗。